|
人臉識別時代被“無感”抓拍?是時候說“不”了时间:2022-01-04 當你去售樓處看房時,你的面部信息被“毫無感覺”地捕捉到,你在進入或離開住宅區時被迫“刷臉”...信息時代,人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人臉數據等公民個人信息被濫用的焦慮和困擾。與此同時,公眾對加強人臉信息保護的呼聲越來越高,期望構建更加完善的個人信息保護體系。 今年7月,最高法頒布《關于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審理個人信息相關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針對實踐中反映的突出問題,從法律層面對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進行規范。不久前,《個人信息保護法》出臺,還專門設立了一章,規范敏感個人信息的處理原則。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法律網絡越來越密集。 你的臉可能被“偷走” 與其他個人信息相比,人臉信息更加特殊。奉賢區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顧斌告訴記者,人臉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能夠準確、真實地識別信息主體。這也決定了一旦泄露或使用不當,后果不堪設想。 上海市奉賢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附帶公益訴訟案的庭審現場 奉賢區檢察院曾辦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涉案當事人利用非法開發的手機應用程序從手機用戶相冊中竊取照片。顧斌是負責此案的檢察官之一。談及由此帶來的危害,他說:“犯罪分子利用被盜的人臉信息制作動態視頻,破解人臉識別驗證程序,將被盜的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進行組合,極易引發侵犯隱私和名譽權的違法行為,甚至盜竊、金融詐騙等犯罪行為。 在實踐中,當人臉信息被濫用或竊取時,想要維權的人往往面臨取證難的問題。 廣東省惠州市檢察院檢察員鐘秀婷以一起在售樓處非法安裝人臉識別系統的公益訴訟案件為例,說明涉案售樓處人臉信息識別系統應用廣泛、覆蓋面廣且具有非接觸性的特點,可以遠距離獲取人臉信息。同時設備安裝隱蔽,售樓處只在入口處張貼“進入視頻監控”提示客戶,不知情的人以為只是簡單的監控系統。系統采集的信息通過互聯網發送到后端數據庫,由專人掌握。這樣隱蔽的路徑很難取證。對于普通人來說,證明更難。 法律保護框架逐步建立 值得注意的是,鑒于舉證困難,此前最高法發布的《條例》對舉證責任的分配更加合理。 在民事領域,“誰主張,誰舉證”是舉證的一般規則!稐l例》充分考慮了雙方經濟實力不平等、專業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在舉證責任分配上賦予信息處理者更多的舉證責任!耙簿褪钦f,在涉及到人臉信息的處理時,只要信息處理者有特定情形之一,就認定存在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的行為。這樣比較合理。一般情況下,企事業單位違規處理你的信息,又如何向你提供辦理過程的相關證據?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認為,司法解釋在保護人臉信息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一些代表和委員也非常關注人臉信息的保護。全國人大代表、臺盟廣東省委副主任委員、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教授盧鑫曾建議相關部門清理整頓不必要的人臉識別,明確界定人臉識別的使用范圍。最高法司法解釋明確責成“刷臉”屬于侵權行為,行為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秱人信息保護法》還明確要求,在公共場所安裝圖像采集和個人身份識別設備時,應當設置明顯標志;收集的個人圖像和身份信息只能用于維護公共安全的目的!斑@實際上更全面地保護了人臉數據等個人信息!北R鑫說。 針對部分應用通過強制綁定等不合理手段索要人臉信息等公民個人信息的問題,《條例》和《個人信息保護法》均明確了“單獨同意規則”,即應用如果要處理人臉信息等敏感信息,需要單獨征得用戶同意!叭绻脩舨煌饽承┟舾行畔,個人信息處理者不得拒絕提供產品或服務。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施嘉友向記者解釋道。 雖然關于人臉信息保護的法律規定更加明確具體,信息收集的原則也更加明確,但回到現實生活中,在某些場合下,關于人臉信息的收集還是存在爭議的。勞東燕注意到,一些高校的門禁也采用了人臉識別系統!拔覀儗W校的師生如果不想‘刷臉’,是不允許進校門的。學校往往不提供其他選擇!秱人信息保護法》強調個人信息的處理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誠實信用的原則,要求在大學校園內外以對個人權益影響最小的方式進行人臉識別。這種生物信息的收集是否合理和必要?老東延有所保留。她認為,需要嚴格限制人臉識別的適用場景,從源頭進行控制,對人臉信息的采集持謹慎態度,而不是在信息被廣泛采集后再從后端加強監管。同時,對于涉及侵犯公民人臉信息的單位,勞東燕建議可以考慮重罰的方法!鞍讣霓k理確實起到了警示作用,讓違法者不能再犯。 圍繞更好地保護人臉信息,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泰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就加強行政監督機制、完善行業自律監管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成立內部隱私機構或第三方,定期檢查人臉識別數據,并升級相關技術設備,確保用戶隱私和安全。一旦發現非法企業來訪,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同時,各行業還應制定相關隱私法規或公司政策,以明確、明確的方式予以公布,并告知收集數據的目的、數據收集的來源、數據是否會共享等相關信息。,從而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并杜絕不良催收等行為。 檢察機關針對侵犯公民人臉信息的行為“亮劍” 公民在遇到非法收集、處理個人信息時,往往面對的是一個有組織、有專業的信息處理組織,由于專業知識有限等原因,個人的力量非常有限!耙虼,檢察機關在個人信息保護領域開展公益訴訟具有重要意義!崩隙哉f道。 據了解,《個人信息保護法》專門設置了公益訴訟條款,明確將個人信息保護納入檢察公益訴訟法律領域。對此,8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于貫徹落實個人信息保護法推進個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的通知》,要求各級檢察機關深刻認識在個人信息保護法中設置公益訴訟條款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檢察履職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加大辦案力度,推動公益訴訟條款落到實處。 此前,圍繞個人信息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個人信息保護領域典型案例加強指導,各地檢察機關也積累了一定辦案經驗—— 廣東省江門市部分小區存在個人信息泄露風險,和江門檢察機關采取“公開聽證加檢察建議”針對媒體曝光的深圳市龍華區某門店未經同意非法安裝人臉識別攝像頭并采集消費者人臉信息的問題,龍華區檢察院啟動了利用人體生物特征采集識別系統公益訴訟專項監督行動;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檢察院在其轄區內多家售樓處違規使用人臉識別系統采集信息,向相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并持續跟蹤監督,確保檢察建議剛性化。 “在個人信息保護領域開展公益訴訟,也符合新時代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皮劍龍表示,希望檢察機關不斷完善個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的制度和機制,“努力在實踐發展的地方跟進監督保護。 在關注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同時,勞東燕、施佳友還建議檢察機關加大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力度,發布相關典型案例,通過辦案推動個人信息保護,引領社會法治理念。 (林、也為本文供稿) 廣東:公益訴訟開啟“護臉”模式 廣東省惠州市兩級檢察機關干警前往售樓處開展護臉信息公益訴訟案件。 前不久,廣東省惠州市檢察院聯合相關行政部門,對我市部分售樓處安裝的非法人臉識別系統整改情況進行了“復查”。經檢查,涉案售樓處已全部整改完畢。 在今年的“3·15”晚會上,不少知名企業非法采集人臉數據的事件被曝光,引發社會關注。廣東省檢察院了解情況后,立即梳理相關線索,鼓勵其他地市檢察機關搜尋當地媒體曝光的非法采集人臉數據的新聞線索。全省檢察機關深入探索了部分轄區小區、房產銷售部門、商場、培訓機構等安裝人臉識別系統的場景。截至7月,全省共調查線索317條,惠州、江門、佛山、肇慶、廣州、珠海、韶關、揭陽檢察機關啟動行政公益訴訟程序,立案249件,辦理訴前程序案件34件。 2020年以來,廣東省檢察機關對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行為進行了摸底調查,并于今年1月啟動了個人信息保護領域專項公益訴訟工作,重點監督違反法律法規采集人臉數據、指紋等生物信息的違法行為。今年3月1日,針對惠州部分售樓處未經消費者同意采集消費者人臉信息的情況,惠州市檢察院成立專案組,部署開展全市房地產領域個人信息保護專項監督行動,啟動市、區、縣檢察院一體化辦案機制,協調各區縣開展初查。3月5日至3月22日,本市檢察機關向17個負有監督職責的行政單位發出公益訴訟前檢察建議。 相關單位收到檢察建議后,下發了開展打擊侵犯消費者個人信息專項行動的方案,督促涉事企業限期自查自糾。截至今年5月,惠州市相關單位共查處銷售物品651件,督促各涉案售樓處按要求徹底整改,刪除非法收集信息99726條,對經營者和消費者進行宣傳教育和維權指導2000余次。5月下旬,惠州市檢察院聯合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場監管總局進行“回頭看”,對全市7個縣區24處待售房產進行抽查,確認全部整改完畢。 為確保整治效果,惠州市檢察院邀請市人大代表、CPPCC委員、人民監督員、人臉識別技術專家、相關行政機關、市房地產協會、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及房地產企業代表舉行公開聽證會,廣泛聽取意見。聽證會上,與會行政機關代表針對各自職能分別就加強消費者信息安全保護、劃定消費者信息采集“紅線”、統一規范房地產銷售信息采集管理等問題發表了意見。此外,與會人員就如何共同開展綜合排查,采取有效措施規范人臉識別數據采集,形成常態化監管機制達成共識。 “個人信息保護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葜輽z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主動作為,通過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形成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合力。出席聽證會的惠州市人大代表羅格說。 CPPCC成員楊建華表示,使用人臉識別系統非法收集個人信息是有害的,容易引發刑事犯罪;葜輽z察院率先行動,提起公益訴訟意義重大!跋乱徊,希望相關部門共同努力,探索出臺規范性文件,讓惠州的個人信息保護工作走在廣東乃至全國前列!彼f。 上海奉賢:警惕“面值檢測”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近日,由上海市奉賢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針對公民個人信息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公開宣判,庭審現場全程網絡直播引發公眾關注。庭審結束后,奉賢區檢察院組織開展了聽證會評議活動,并邀請上海市人大代表、CPPCC委員和人民監督員參加聽證會。 2020年6月至9月,上海某網絡科技公司程序員李制作了一款可以非法竊取手機相冊照片的“黑客軟件”,偽裝成“面值檢測”軟件,在網站上發布并提供免費下載。用戶安裝軟件后,未經授權,軟件就可以盜取用戶手機的相冊,并自動上傳存儲到服務器后臺。經查,該軟件共盜取照片1751張,其中部分包含人臉信息、自然人姓名、身份證號、住址等公民個人信息100余條。此外,李還從非法渠道購買了一個包含QQ賬號、車庫貸款等重要信息的“數據庫”。為了炫耀,他將這些信息免費分享給了一個QQ群,并提供下載。經鑒定,該數據庫包含8100多萬條公民個人信息。 今年8月,奉賢區檢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李提起公訴,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公訴人認為,被告人李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獲取并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李的行為同時侵犯了不特定多數人的隱私和個人信息安全,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他要求法院判令李在國家級新聞媒體上公開道歉,下架并刪除“面值檢測”軟件及相關代碼,刪除存儲的公民個人信息,取消用于侵權的QQ號。 8月23日,奉賢區法院對此案進行公開審理,并當庭作出一審判決。李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同時,他們都支持檢察機關的公益訴訟請求。 上海市奉賢區檢察院召開聽證會評議會,邀請出席聽證會的上海市人大代表、CPPCC委員、人民監督員參加。 在庭審結束后召開的聽證評議會上,奉賢區檢察院檢察官介紹了案件辦理情況和案件要點!斑@次公審對群眾進行法制教育意義重大——特別是8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個人信息保護法》時,當前的直播庭審活動讓我們充分認識到數據安全的重要性。公民信息被竊取的現象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必須高度警惕,注意預防。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奉賢燃氣有限公司法律內控部見習經理陳煥燕在聽證會上表示。 上海CPPCC委員、神州汽車節能環保有限公司車間主任胡振秋充分肯定了檢察機關在辦案前期的審慎扎實工作,尤其對檢察人員圍繞罪名界定、社會危害性、公益損害等問題展開的有力辯論印象深刻!敖涍^這次聽證會,我對個人信息保護法有了更深的了解。案件的審理也提醒大家,要謹慎使用這些變相的娛樂軟件,通過同步直播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 |